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 > 教案

幼儿园教案

时间:2024-05-30 11:58:33
幼儿园教案(集锦15篇)

幼儿园教案(集锦1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聆听的习惯,感受小鱼和鲨鱼不同形态的音乐,引导创编各种小鱼游的动作,表现其音乐形象。

2、激发幼儿喜欢小鱼的情感及做音乐游戏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课件

2、大海图一幅,各种水生动物。

三、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开火车来到“海边”。

1、提问

(1)我们来到了哪里?

(2)大海里有什么呀?

2、幼儿自由想象,教师根据回答,在图中放上螃蟹、海马、乌贼虾、带鱼、鲸鱼、小鱼和鲨鱼等。

二、初步感受小鱼的鲨鱼的音乐。

1、自由想象音乐。(完整欣赏音乐一遍)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想听吗?我们来听吧!

提问:你听了音乐,有什么感受?

2、小鱼和鲨鱼也来了,听听看,哪是小鱼游,哪是鲨鱼游。

(完整欣赏一遍)

1)欣赏小鱼游的音乐,创编小鱼游的动作。

(1)我们来听这段音乐是谁来了。(幼儿欣赏辨别)

(2)小鱼怎么游的?

(3)我们跟着音乐来游吧!幼儿跟着音乐做小鱼游。

(4)老师请出一位能跟着音乐节奏游的“小鱼”示范。

(引导幼儿发现,这条小鱼能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摆动)

(5)集体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摆动。

(6)小鱼还可以怎么游?让幼儿创编各种不同的小鱼游的动作。

(7)跟音乐不同的小鱼游。

2)欣赏理解鲨鱼的音乐。

(1)听听着段音乐是谁来了?

(2)鲨鱼的音乐听上去怎么样?(幼儿自由想象)

(3)鲨鱼遇到小鱼会怎么样?(幼儿自由述说)

(4)辨别小鱼逃跑的乐句。

3)音乐中有小鱼逃跑的乐句吗?我们来找一找!

三、师生合作游戏。

1、出示头饰,激发幼儿玩游戏的热情。

2、交代游戏要求:

(1)老师做鲨鱼,小朋友做小鱼,小鱼可以按自己喜欢的小鱼游动作参加游戏。

(2)听到小鱼逃跑的乐句,才能逃跑。

3、游戏。

4、简短小结,请一幼儿做鲨鱼再次游戏。

幼儿园教案2

一、活动目标:

通过观察、交流、讨论,理解鲨鱼笑笑从被朋友拒绝到被接受的故事情节,懂得只要真心微笑,真诚助人,就能得到更多的朋友和快乐。

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二、活动重难点:

理解鲨鱼笑笑找朋友的故事情节。

感受微笑的魅力。

三、活动准备:

1、经验基础:熟知海底的动物

2、材料准备:ppt课件、微笑的各种图片

四、活动过程:

(一)微笑对比引出活动

师:“用你们最灿烂的微笑向老师、小朋友问个好。”

你们的微笑真动人。今天,我还请来了很多朋友,看看,他们在干什么?他们脸上有个共同的表情——微笑。你喜欢这些微笑吗?为什么?

小结:我们都喜欢甜蜜温馨的快乐!微笑能给我们带来快乐。

过度:我还带来一位动物朋友的微笑,(播放图片)这是谁?(鲨鱼),这条鲨鱼最爱笑,所以它的名字叫笑笑,你们喜欢它的微笑吗?笑笑用这样的微笑能在海底里找到朋友吗?我们一起跟着笑笑去看一看吧!

(二)讲述故事《爱笑的鲨鱼》

1、(波浪声)天使鱼和笑笑做朋友了吗?(没有)你是怎么知道的?

2、天使鱼害怕它的什么?(牙齿)为什么害怕它的牙齿呢?

天使鱼吓得目瞪口呆,头也不回的游走了。可是笑笑还不知道它害怕的原因呢,以为是自己的微笑不够灿烂,所以,笑得更加灿烂,继续往前找朋友。

3、其他动物会接受它的微笑吗?(不会)你怎么发现的呢?

4、小结:鱼儿们都以貌取人,误会了笑笑,把微笑当作了伤害,笑笑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微笑有多可怕,它决定不再微笑了。

5、你有没有被朋友误会或者拒绝的时候呢?笑笑和你们的心情一样,那么伤心、那么沮丧、那么孤单,它只能远远的看着这些鱼儿们,没敢再靠近,可是它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6、(播放紧张音乐)你看到了什么?(鱼被渔网网住了)是啊!渔夫用渔网把鱼儿们都网住了,它们大声的喊:"笑笑,救命啊!快来救救我们吧!"7、如果你是笑笑,你会来帮忙吗?

7、笑笑和你们的想法一样,觉得应该要真心助人,它会想什么办法呢?

8、(播放图片)它是怎么救鱼儿们的呢?(用牙齿吓唬渔夫,渔夫以为要吃掉它,所以就松手,鱼儿们就逃出来了)小鱼儿们现在是什么表情?(笑了!因为得救了!)

9、为什么笑笑明明已经放弃了微笑,现在又要笑了呢?

10、小结:笑笑这次的微笑是为了帮助鱼儿们。在最关键的时刻,笑笑用真诚的行动吓走了渔夫,使鱼儿们都得救了。

11、猜,现在鱼儿们会怎么对待鲨鱼笑笑呢?

12、为什么鱼儿们一开始拒绝笑笑,现在又和它做朋友了呢?

13、小结:是的,不管外表怎么样,只要真心微笑、真诚助人,就能拥有朋友和快乐。

(三) 联系生活经验拓展

1、师:真心的微笑、真诚的助人让笑笑拥有了朋友和快乐,你们什么时候会微笑?

2、联系生活经验自由讲述。

3、(出示微笑图片)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微笑,看看这些人为什么会微笑?

4、小结:生活中离不开微笑,微笑能传递给我们更多的快乐和爱,孩子们,请你对你的朋友多一些真诚的微笑吧!

五、活动反思:

首先这个活动是符合大班孩子的这个年龄段的,因为整个活动孩子们始终能保持情绪愉快、感情投入、思维活跃。但在执教中,这节课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教学过程中,我对课件的处理还不够完善,本应以更好的方式呈现,那样的话,孩子的想象、表达、理解的空间就会更大一些。过程中有个别幼儿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只有在开始和故事的高潮部分能和老师互动,因此,活动下来还有很多值得我思考和反思的方面,在以后的教学中怎样抓住幼儿的思维,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更完善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他们在享受中学习,主动学习的兴趣得到更好的激发。

幼儿园教案3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 ……此处隐藏7442个字……>

教师:小朋友的可以用油画棒来画海底里的各种鱼,然后用蓝色的水彩涂在上代表一块小小的海洋。

画的鱼可以有大有小,有的游向左边,有的游向右边,有的在上,有的在下,鱼的颜色可以涂得鲜艳些,海底还可以画些什么呢?想想你在电视或书上看的海底世界,让我们的海底世界更热闹!

1、教师适当指导能力差的幼儿画鲨鱼、章鱼,

2、提醒幼儿安排好画面;鼓励幼儿均匀涂色。

3、提醒幼儿耐心的涂海水

4、海底还可以画些水草、珊瑚、贝壳,这样画面就丰富了。”

幼儿园教案12

一、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尝试用自己喜欢的身体动作来自由表现各种水草、大石头的动作。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体验在音乐活动中探索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已熟悉小鱼游音乐;小鱼、鲨鱼的头饰。布置一个海底场景。

三、活动过程:

1、师生听小鱼游音乐进场。幼儿各自创编鱼游的动作,老师帮助幼儿整理脚下的碎步动作。

2、新教音乐游戏《小鱼和大鲨鱼》

(1)放小鱼和大鲨鱼的音乐,让幼儿分辨小鱼和大鲨鱼的音乐有什么不同?

(2)让幼儿思考:大鲨鱼来时,小鱼该怎样做才能不被大鲨鱼发现?

(3)引导幼儿创编各种水草和大石头不动或蹲下的姿态。

(4)老师讲解游戏规则:即小鱼在水中游水、吐泡泡,当听到大鲨鱼来到时,立即模仿水草或大石头的姿态隐藏起来。

3、幼儿玩音乐游戏根据游戏的情况作一下小结。

幼儿熟悉音乐和游戏规则后,可请个别幼儿和老师扮演大鲨鱼。

四、活动反思:

学习歌曲的环节,在熟悉了歌曲的基础上,我组织小朋友们将旋律演唱和间奏演奏相结合表演,从集体到小组,变换的表演方式,体验了各种形式的乐趣,也感受到了音乐到来的快乐。这一环节,孩子们都沉浸在这种愉快的音乐氛围以及情景表演中。

幼儿园教案13

一、活动目标:

感受不同的旋律所代表的不同的音乐形象并能用动作表现。

体验鱼同伴做游戏的快乐。

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头饰。

二、活动准备:

鲨鱼的头饰若干。

三、活动过程:

1、欣赏音乐:

(1)儿完整欣赏音乐,教师提问:

——“音乐听上去感觉怎样?”(抒情的、流动的)

“音乐中好像告诉我们是什么动物在做游戏?”(各种各样的鱼在做游戏)

(2)再次欣赏音乐后,幼儿随音乐自由做鱼儿游等动作。

2、理解音乐内容:

(1)引导幼儿发现不同的音乐旋律代表着不同的音乐形象:

——“仔细听一听,音乐里有几种鱼在做游戏?”

(2)告诉幼儿音乐游戏名称叫《小鱼和鲨鱼》。

(3)讨论用什么动作表现小鱼和鲨鱼:

——小鱼的动作轻柔、稍快、幅度大;鲨鱼的动作沉稳、缓慢、幅度小。

3、学做音乐游戏:

(1)欣赏最后一段音乐,教师提问:

——“这段音乐听上去感觉怎样的?”(很急促的)

“好像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2)幼儿自由用动作表现。

4、游戏玩法:

(1)2~4名幼儿扮演鲨鱼,其余幼儿扮演小鱼。

(2)第一段是小鱼的音乐,小鱼听音乐四散游动。第二段音乐鲨鱼出场,小鱼继续游动,躲避鲨鱼。

(3)当听到急促的音乐时,小鱼开始逃,鲨鱼开始追,被捉住的“小鱼”暂停游戏。

(4)教师戴头饰扮演鲨鱼,幼儿扮演小鱼,学做音乐游戏。

(5)2~4名幼儿扮演鲨鱼,其余幼儿扮演小鱼做游戏。

5、制作游戏头饰:

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小鱼的头饰。

幼儿园教案14

设计意图:

在语言活动的基础上,将科学活动和艺术活动整合在一起,萌发幼儿初步的与人交往意识。

教学目标:

1、愿意和同伴一起参加老师组织的《找朋友》游戏。

2、学习按颜色分类,有初步的与人交往意识。

教学准备:

魔术袋一个,苹果若干,苹果标志(红、绿两色)每人一个。

教学过程:

1、大家围坐在一起,老师拿出魔术袋让幼儿摸摸、闻闻、猜猜、看看魔术袋里是什么?

2、谈话:

⑴苹果是什么颜色的?苹果的气味怎样?味道怎样?

⑵学说:红的、绿的、香喷喷、酸酸的、甜甜的。

3、游戏《找朋友》。每位幼儿拿一个自己喜欢的苹果标志,请老师帮助粘贴在手背上,弹奏歌曲《找朋友》,幼儿边唱边找朋友。(此游戏可反复进行)

⑴找和自己颜色相同的苹果朋友;

⑵找和自己颜色不同的苹果朋友。

4、游戏结束,大家一起吃苹果。

延伸:

1、请每位幼儿自带一个水果来幼儿园,大家一起认一认、尝一尝,学会与人分享。

2、学习歌曲《大苹果》。

幼儿园教案15

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练习正确使用量词。

2.提高幼儿在生活中快速倾听和应答的能力,增进他们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1.图片-一副眼镜,一艘轮船,一辆汽车,一行树木,一把椅子,一个花瓶,一头牛等。

2.将操作卡片《造火车》剪成一张张图片放在一个篮子里。

3.准备一些能拼搭成小火车的积木。

活动过程 一、教师搭火车

教师一边用积木搭火车,一边要求幼儿说出老师正在做什么?

创设出一个游戏的氛围,激起幼儿参与游戏的愿望。

二、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和规则。教师告诉幼儿由一人做火车头,其他小朋友都做小火车厢。

游戏开始时,大家一起念儿歌,由火车头边念儿歌边用手轮流点小朋友。

当小朋友念完后,点到的小朋友站起身,从火车头的包里摸出一张图片,

并用“一X……”说出图上的物品,说对的小朋友站在火车头后做一节车厢;

说错了,不能做车厢,大家重新寻找小车厢。

教师可以先示范说一次,从火车头的包里随意摸一张图,说:“一个苹果。”

教师再摸一张图片,请小朋友说一说,帮助幼儿理解如何说图上的东西。

三、教师带领幼儿游戏

教师在第一次游戏当中当火车头,带领大家边念儿歌边点将,尽量让每位幼儿都能成为小车厢。

对能力比较差的幼儿,教师应当计量用动作,手势,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幼儿自主游戏

教师请一位能力较强的幼儿扮火车头,由他带领其余幼儿边念儿歌边点车厢。

被点到的幼儿摸出图片后,说得正确与否,由做火车的幼儿判断。

说对了,扮火车的幼儿齐声说:“不对,不对,请你再来做车厢。

”没有说对的,则继续念儿歌的最后一句,并重新点将,让后面的幼儿再说这图片。

《幼儿园教案(集锦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