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春晓》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晓》教案1题:《春晓》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湘教版《音乐》实验教材第八册(四年级下册)
教学背景:
我执教的学校是省级花园式学校,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是市级电化教学实验学校。多年来,学校十分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
我校生源多来自农村。学校各项教学工作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及手段进行教学。学校组织形式多样的艺术课外活动,如合唱队、舞蹈队,充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艺术才能,学校的艺术氛围十分浓厚。
学生情况:
本课教学我使用多媒体音乐教室,并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了学生面向讲台成半弧式的座次排列,学生数36人。
设计思路:
按吟诗——咏歌——起舞三个环境进行教学。遵循音乐教育“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审美原则,突出“立意美、情境美、音韵美”,充分体现音乐课程的审美体验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
教学目标:
1、能充满感情地学会演唱歌曲《春晓》,体验词曲完美结合所表达的诗情画意。
2、能够与同学合作,熟练、准确、和谐的演唱《春晓》的二声部。
3、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培养并体验与他人合作的成功感。
教学重点:
细心揣摩、体验词曲的完美结合所表达的诗意。开阔思路,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表现《春晓》的意境。
教学难点:
在第二乐段旋律和朗诵的合作做到声音和谐速度一致。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图片、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实录:
《春晓》课堂实录
一、吟诗激趣(情境导入)
1、师生随《春晓》伴奏律动进入教室,初步体验歌曲意境。
(《春晓》这首歌曲旋律优美动听,师生随着歌曲伴奏优美的旋律律动进入,达到开始就把学生引入到一个优美的意境中去。老师用沉醉的表情和优美的背景音乐感染着学生,孩子们的表情天真、可爱、沉醉??)
2、回忆学过哪些有关“春”的诗句。
师:(眼神巡视群体学生)同学们,你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生:(轻轻地)当严寒的冬天离开我们,银装素裹的世界悄悄换上绿装。生:(可爱的样子)冰雪消融;小草从泥土中探出了小脑袋;生:(无限遐想地样子)小鸟儿正舒展着翅膀,高兴地在天空翱翔。师:春天好美!谁能说出一些你学过的有关“春”的诗句?
生:(有感情的吟诵)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师:真美!还有吗?
生:(有感情的吟诵)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师:老师来吟诵一首,大家听听熟悉吗?生:??
(学生们都瞪着眼睛,好奇的等待老师吟诵。)
3、师轻轻吟诵《春晓》,请学生说出诗名。
师: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老师吟诵的语速缓慢优雅,表情陶醉,用沉醉来感染学生。)生:(争先恐后地抢答)《春晓》!师:对啦!全诗写春天夜雨晓晴,诗人梦醒后的感受,淡淡几笔就把春天的景色以及诗人对春光的喜爱和惜花的心情写出来了。唐诗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根据这首古诗谱写的一首新歌《春晓》。
(板书:春晓)(“春晓”二字用蓝色粉笔书写,因为蓝色本身是优雅的色调,为课堂仔细营造氛围。)
4、多媒体展示《春晓》的彩图及诗歌:
X X ▕ X X X ▕ X X X X▕ X 0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X X ▕ X X X ▕ X X X X▕ X 0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同学们带着感情,按节奏优美的吟诵古诗。看他们沉醉的样子,我知道,我开了个好头!)
二、咏歌(学唱新歌)
1、初听《春晓》。
要求:静静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意境。
师:孩子们,请你静静聆听这首歌,我们一起来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意境!(多媒体播放《春晓》,老师用陶醉的表情引导学生渐入佳境,学生们有的闭着眼睛,有的看着窗外,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中??)
2、师生交流,听完之后谁能说出歌曲表达的基本情绪?师:(沉醉地)好美呀!
生:(无限向往地样子)我都醉了!
师:是吗?!那么,谁来告诉我,这首歌曲的基本情绪?生:抒情优美,生:恬静婉转,生:感慨感伤。
师:(惊喜地样子表扬孩子们的正确理解!)你们的感触和老师一样呀!
3、再听《春晓》
师:那我们再来听一遍,请同学们仔细听,谁在唱歌?(老师设下疑问,孩子们带着好奇再次走进歌曲意境中去。)生:我听见春天的歌。真美妙!(生自由想象回答,老师引导。)
师:老师听到了鸟儿在唱歌,花儿在唱歌,还有春风也在唱歌??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鸟儿的歌;“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是花儿的歌;“呜——”是春风的歌。
4、师范唱《春晓》
师:老师也想唱一唱这首歌曲,同学们说行吗?
(老师用参与者的身份和孩子们一起,一下子就把师生的距离拉近了。)生:好!
(师弹琴范唱。注意自己的表情,时刻感染着学生。眼神和学生充分互动。)师:老师唱的怎么样?
(给学生评价的机会!让他们做课堂的小主人!)生:真美!
生:老师的表情很美!
生:我都醉了!我也想像老师一样把这首歌曲演唱好!(激发起学生把歌曲唱好的浓厚兴趣!)师:老师相信你们唱的一定比老师还好!(及时鼓励,增强自信心!)
5、(1)、模唱“鸟儿的歌”。
师:老师来伴奏,大家用“哩”或“啊”随琴模唱好吗?生:好。
(师生在优美和谐的氛围里,模唱“鸟儿的歌”。)(2)、模唱“花儿的歌”。
师:老师来弹奏旋律,大家愿意随着音乐轻轻划拍模唱吗?
(这个时候,有的学生已经想随着音乐动一动了,老师引导他们轻轻划拍模唱。)(3)、模唱“春风的歌”。
(多媒体出示《春晓》合唱部分旋律的卡片。)
师:老师来弹琴,你们愿意用“呜”模唱春姑娘的旋律吗?生:好。(信心十足!)
(师生互动。老师要注意聆听,音程是否唱准,及时评价。)师:你们真棒!
(值得高兴,学生们把音程唱的还很准确。)
师:同学们,第二乐段的后部分是第一乐段后部分的再现,我们要注意力度的变化。
(师生共同感受力度变化给歌曲情绪带来的变化。)
……此处隐藏14803个字……少。
《春晓》教案15教材分析
春晓>为四四拍子,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征收歌曲简洁朴实,朗朗上口,虽然是古诗词,但在创作中运用了不少县附带音乐元素,富有灵动感和音韵美
学情分析
学习态度积极,学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较强,对于新事物有很强的兴趣,在音乐的歌曲演唱教学中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音乐歌唱方式来演唱,做到声情并茂,但对于音乐的信息量还不够,再分析歌曲与歌曲的表现设计的能力还略显不足.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能学会《春晓》,并尝试用该曲调举一反三。
过程与方法:在学唱的过程中了解古诗新唱这一音乐体裁形式,通过音乐的旋律感去感受古诗所要表现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现代音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学会歌曲《春晓》,寻找古诗中的音乐美。
引导学生用声音去表现古诗中的音乐意境。
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找春天
同学们,在这节课的一开始老师要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
吗?加入动作:听、摇头。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听)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摇头)
共同演唱歌曲《春晓》并加入动作。
那春天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在《春天在哪里》的歌声中去寻找春天,看看是不是和大家想象的春天一样呢。(出示图片,播放音乐)
学生用词语,句子来描述春天。
教师小结:刚才大家说的都非常好,用大家的话概括春天就是: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到处都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2、引导学生对古诗新唱的认识
刚才大家一起跟着演唱了歌曲《春天在哪里》,而且还欣赏了春天的照片,那大家想不想用另外的方式来赞美春天的美呢?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唱法:(出示古诗新唱)。同学们可以想想,在以往的学习中有没有接触过这样的歌唱形式?对,以前学过的《咏鹅》《游子吟》都是这种诗与歌的完美结合。那好,既然今天这节课的主题是“春”,那大家先回顾下以前学过的哪些古诗是赞美春天的呢?学生举例。让学生分别朗诵学过的古诗
现在就让我们来学唱这首根据家喻户晓的唐诗改编的歌曲——《春晓》
二.古诗新唱《春晓》
(一)1、初次欣赏童声合唱《春晓》
(播放音乐)
提出欣赏要求:在这首歌曲里面,你觉得与平常学过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呢?学生回答:(出现了二部合唱和古诗朗诵)回答给予小星星奖励
再提出问题:为什么作曲家要把合唱与古诗朗诵融合在一起呢?这样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
2、带着问题再次听赏《春晓》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
学生回答上一个问题:加入古诗朗诵后,整个歌曲更加地优美动听,很有诗意。很有画面感,把春天的美表现的更加生动形象。回答给予小星星奖励
(二)按节奏朗诵古诗
教师领读,学生模仿。
小组练习,给予小星星鼓励
(三)1、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学生可用“呜”哼唱旋律。
(要求:随节奏晃动身体,感受节奏的平稳,速度要徐缓,曲调要流畅、柔美)
2、难点解决:
a.感受歌曲第二乐段音乐,引导学生感受旋律如春风轻轻吹拂。
发“呜”哼唱旋律。学生模仿,教师示范。
b.(加入古诗朗诵)
c、结尾句的学习,自由延长,声音越来越弱,切分节奏表现回味无穷,意犹未尽的感觉,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3、歌曲中加入动作丰富表演。
4、合伴奏演唱,加动作,分配演唱角色。给予小星星奖励
(四)、古诗新唱(举一反三)
任选一首符合该旋律意境的五言绝句进行演唱练习。小组比赛,回答给予小星星奖励
例如: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三、总结归纳:
1、小结
这节课通过古诗新唱这种新颖的歌唱方式,让我们一起感受了春天如诗如画般的美。更让我们知道音乐不仅是一首歌,它还是一首诗,一幅画。现在让我们闭上双眼,聆听这优美的歌声,感受这诗情画意般的春之美,尽情地把心中对春天的那份热爱之情用自己独有的方式表现出来。(听歌加舞蹈)
2∕4X
X︳XX
X∣XXXX∣X0∣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XX︳XXX∣XXXX∣X0‖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加入动作:听、摇头。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听)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摇头)
共同演唱歌曲《春晓》并加入动作。
只有当学生体会到诗人的情感,才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于是我问学生:当春天来了,你发现周围有什么变化吗?你自己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吗?这时学生的话可多了,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发现,自己的感受说了出来,于是我相机地引出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让学生想象春风来时,春雨来时大自然中是怎样的一番景象,于是教室里热闹极了,有的比动作,有的拿画笔画了起来……在学生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后,我及时地引导他们说说诗人在看到雨后清晨的美景时的心情,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通过对学生的一番引导,当我们再次朗读起诗时,我感觉到了学生把诗人、把自己对春天的喜爱读了出来,这时我想他们不再仅仅是会读会背诗句了,更体会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
2、作业
任选一首符合该旋律意境的五言绝句进行演唱练习。感受音乐与古诗结合的.魅力
设计意图
板书设计
)按节奏朗诵古诗
2∕4X
X︳XX
X∣XXXX∣X0∣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XX︳XXX∣XXXX∣X0‖
3、教学反思
能根据课前准备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并能按既定的教学思路基本完成教学目标。本节课的目标是通过读的指导,在学生熟读诗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本课的5个生字,并会背这首诗。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时,能在一开始就从指导读诗入手,把握诗的节奏和韵律。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没有充分估计学生的朗读水平和接受能力,虽然有部分学生能按指导进行朗读,但还有一部分学生仍停留在“唱读”阶段。
识字教学阶段,教师很注重识字方法的指导,学生的识字效果也比较好。但在写字教学上,教师指导没有到位,多数学生对于笔顺不甚了了,仅能靠已有的经验书写。研读古诗时,教师以故事的形式,潜移默化的渗透诗歌的情景,对于学生研读古诗有一定的帮助。
文档为doc格式